近日,yl12311线路检测(威海)“赤心传承”实践团圆满完成暑期红色教育创新实践活动。团队以“红色基因传承”为核心,通过“线下沉浸+线上传播”双轨并行的方式,借助宣讲、非遗粮画、红色短视频等载体,深入社区及历史地标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实践,为新时代青少年红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样本。
实践团前往怡海园、兴业等社区,面向青少年组织“红色故事宣讲”与“粮画手工实践”活动。通过讲述陈京莹、夏来等威海本土英雄的感人事迹,并结合情景剧和诗歌朗诵等互动形式,帮助青少年理解红色精神;活动还引入非遗粮画创作,参与者以五谷杂粮拼贴出天安门、党徽、红船等图案,通过实践增强对红色文化的感知。此外,团队创作红色短视频《家书》,以甲午海战烈士陈京莹的家书为主线,拍摄取景包括甲午战争纪念馆、环翠楼等地,通过历史与现实场景的结合,呈现历史事件与个人经历的联系。该片已提交参赛,并获得相关纪念馆和社区单位的肯定。


本次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有效扩大了宣传影响。线下活动直接覆盖近百名社区青少年并产出多篇报道,线上短视频《家书》预计触达数千人次,成为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成功探索;同时,对接单位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活动兼具深度与温度,真正让红色文化走进了参与者的心里;实践团成员亦在活动中提升了综合能力,深化了对红色精神的认知。
“赤心传承”实践团通过本次实践,成功探索出一条“内容本土化、形式沉浸化、传播融合化”的红色教育创新路径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与社区、学校的合作,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、课程化发展,并计划将实践成果汇编成册,为更多高校和基层单位提供参考。